Release Date:2025-07-14

类器官(Organoids)是源自干细胞或肿瘤细胞的三维细胞培养模型,具备对应器官的细胞类型和空间结构,能模拟器官部分功能,在疾病研究、药物筛选和再生医学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。利用类器官病理研究,可在体外观察器官生长发育过程,替代传统动物模型,大幅缩短药物研发周期,降低研发成本,提升疾病治疗效率。通过类器官病理研究,科学家们能够更精准地探究疾病机理,加速新药筛选,减少动物实验依赖,推动个性化医疗发展。

类器官病理步骤参考:

一、类器官培养:

参考类器官培养技术试剂盒步骤

二、类器官固定:

1.将去除培养基和基质胶的类器官移至 1.5ml 的 EP 管中,加入 4%的多聚甲醛至接近 1.5ml。 

2.离心。配平后,离心机里离心 10min 左右。 

3.融化琼脂糖。离心期间,用水壶水浴加热 ep 管里的琼脂。 

4.离心沉淀后,用移液枪吸掉上清液,留下类器官沉淀物。 

5.往离心管里加入融化的琼脂,趁琼脂没凝固可以用镊子轻轻拨动细胞,让类器官尽量分布 

在琼脂中间。

6.放入 4℃°冰箱冷藏。 

7.取出用琼脂包埋好的类器官,放入 50%酒精和 75%各 4h 或过夜。 

三、包埋:

8.脱水:将包埋框放进脱水机吊篮里内依次用梯度酒精进行脱水。75%酒精 2h 85%酒精 

1h-90%酒精 1h-95%酒精 40min-无水乙醇 I 30min-无水乙醇 II 30min-醇苯 10min-二甲苯 I 

5min-二甲苯 II 5min-蜡 I 1h-蜡 II 1h-蜡 III 1h。 

9.包埋:将浸好蜡的类器官于包埋机内进行包埋。先将融化的蜡放入包埋框,待蜡凝固之前 

将类器官从脱水盒内取出按照包埋面的要求放入包埋底模及包埋框。于-20°冻台冷却,蜡 

凝固后将蜡块从包埋框中取出并修整蜡块。

四、切片:

切片厚度:根据实验需要选择适当的切片厚度(通常为3-5um)。

五、染色:

常规染色:如苏木精-伊红(H&E)染色,用于观察整体组织结构。

特殊染色:如PAS染色、Masson染色、铁染色等,用于特定组织成分的观察。

免疫组化染色:使用抗体检测特定蛋白的表达和定位。

石蜡切片免疫荧光实验步骤

1、石蜡切片脱蜡至水:依次将切片放入二甲苯Ⅰ15min-二甲苯Ⅱ15min-无水乙醇Ⅰ5min- 

无水乙醇Ⅱ5min-85%酒精 5min-75%酒精 5min-蒸馏水洗。 

2、抗原修复:组织切片置于盛满EDTA 抗原修复缓冲液(PH9.0)抗原修复液的修复壶中于

进行抗原修复,95℃,25min。此过程中应防止缓冲液过度蒸发,切勿干片。自然冷却 

后将玻片置于PBS(PH7.4)中在脱色摇床上晃动洗涤3 次,每次 5min。 

3、阻断内源性过氧化物酶:切片放入3%过氧化氢溶液(双氧水:纯水=1:9),室温避光孵

育25 min,将玻片置于 PBS(PH7.4)中在脱色摇床上晃动洗涤3 次,每次 5min。 

4、BSA 封闭:切片稍甩干后用组化笔在组织周围画圈(防止抗体流走),在圈内滴加用3%BSA 

均匀覆盖组织,室温封闭10min。 

5、加一抗:轻轻甩掉封闭液,在切片上滴加按一定比例配好的一抗,切片平放于避光湿盒

内4°C 孵育过夜。(湿盒内加少量水防止抗体蒸发) 

6、加二抗:玻片置于PBS(PH7.4)中在脱色摇床上晃动洗涤3 次,每次 5min。切片稍甩 

干后在圈内滴加与一抗相应种属的二抗覆盖组织,避光室温孵育1h。 

7、显色:孵育完成后PBS 冲洗掉残留二抗,切片置于 PBS(PH7.4)中在脱色摇床上晃动

洗涤3 次,每次 5min。切片稍甩干后在圈内滴加新鲜配制的荧光显色液,PBS 冲洗切片终止显色。 

8、DAPI 复染细胞核:玻片置于PBS(PH7.4)中在脱色摇床上晃动洗涤3 次,每次 5min。 

切片稍甩干后在圈内滴加DAPI 染液,避光室温孵育 10min。 

9、封片:玻片置于PBS(PH7.4)中在脱色摇床上晃动洗涤 3 次,每次 5min。切片稍甩干 

后用抗荧光淬灭封片剂封片。

六、图像采集:切片于成像平台采集图像。

七、图像分析:通过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定量分析和统计。

上一页:还在为细胞骨架染色效果发愁? 想用超高分辨率捕捉细胞运动奥秘? =下一页:类器官工厂-捷方凯瑞生物